夏季蚊虫小知识
夏季蚊虫小知识
今年4月是第37个爱国卫生月,随着气候逐渐温暖湿润,蚊子、蟑螂、蜱虫等这些能传播疾病的“害虫”开始活跃起来。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因蚊子传播的蚊媒传染病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70万,2024年全球报告登革热病例1400余万例,创历史新高。
01不同种类蚊子传播疾病不一样
被蚊子叮咬了不仅红肿瘙痒,最让人担心的还是传播登革热、疟疾这样的传染病。我国已知的蚊子主要是库蚊和伊蚊等属,不同种类的蚊子形态、习性、可传播的疾病都不一样。其中:
库蚊传播的疾病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等;伊蚊主要有白纹伊蚊,就是俗称的“花蚊子”,传播登革热、寨卡病毒、基孔肯雅热等疾病。
02为什么有的人更容易被蚊子叮咬?
我们在生活中会发现,有的人非常容易被蚊子叮咬,而有的人却完全没有这种困扰。蚊子到底是怎么挑选要叮咬的人?
蚊子没有随身自带血成分分析仪,它只是靠人体的气味来挑人的,人对蚊虫的吸引程度是有差别的。有的人不招蚊子,有的人招蚊子,一定不是因为血型、性别,也不是靠长相,它主要是靠气味。
03选购驱蚊产品主要看有效成分和浓度
电蚊香、驱蚊液、喷雾、手环等等,市场上的驱蚊产品该如何选择?尤其是孕妇和儿童哪些更安全有效? 专家说,选购驱蚊产品主要就是看有效成分和浓度,不要被商家的宣传所迷惑。
蚊香和电蚊香片、电蚊液的有效成分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适合晚上睡觉时使用,但应避免长时间密闭空间使用,房间需保持通风。
驱蚊喷雾、驱蚊乳、驱蚊液适合在出门前使用,常见的成分有三种:
避蚊胺:适用于2个月以上婴儿,但浓度不宜超过10%;
派卡瑞丁:低刺激、气味温和,与避蚊胺相比安全性上大有提升,对皮肤的刺激性也更小。但不推荐给2个月内的婴儿使用。
驱蚊酯:它的*优点就是安全。在各种驱蚊剂中,是*可以给婴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的一种。
我们都喜欢一些*绿色的驱蚊产品,有给宝宝贴在衣领上的,还有戴在手上的。在国内外很多权威机构的测试里面,目前来看没有发现很有效的真正能够驱蚊的产品。不要被天然所迷惑,天然的并不见得有效,天然的并不见得毒性就低。
04环境治理
俗话说“蚊子生于水,苍蝇生于脏,老鼠生于洞,蟑螂生于缝。”脏乱的环境不仅直接为病菌滋生提供了温床,更通过蚊虫等媒介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
在春夏季要从消灭滋生地等方面整治家庭内的环境卫生。有效的做法是4个动作“翻、倒、清、刷”:
1、翻户外空瓶、旧盆、轮胎等积水容器;
2、倒掉室内外积水;
3、清理屋后的杂物堆、花坛和排水沟;
4、定期刷洗水缸、水桶、花瓶,破坏蚊卵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