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类知识小百科
鼠类知识小百科
我们通常所说的家鼠是指栖息在人类建筑物内及周边的啮齿动物,主要依靠人类提供食物等生存条件的鼠类。如褐家鼠、小家鼠和黄胸鼠。
种类介绍
褐家鼠尾长明显短于体长,尾毛稀疏,尾上环状鳞片清晰可见。耳短而厚,向前翻不到眼睛。体型长140~220mm,后足长35~45mm。多数体背毛色多呈棕褐色或灰褐色,毛基深灰色,毛尖深棕色,腹毛灰白色,四足背部为白色。褐家鼠繁殖力强,通常年产4~5胎。其繁殖期从1月下旬开始,到12月上旬结束,历时320天,12月中旬到1月中旬为滞育期。幼鼠产下后3个月左右即达到性成熟,寿命18个月左右。褐家鼠栖息地非常广泛,在河边草地、灌丛、庄稼地、荒草地以及林缘池边都有,但大多数在居民区,主要栖居于人的住房和各类建筑物中,特别是在牲畜圈棚、仓库、食堂、屠宰场等处数量最多。
黄胸鼠别名屋顶鼠、黄腹鼠,是鼠科家鼠属的一种动物。体型较大,与褐家鼠相似,但较褐家鼠瘦小,体躯细长,尾长等于或大于体长。行动敏捷,攀缘能力强。其多在夜晚活动,以黄昏和清晨最活跃。有季节性迁移习性,每年春秋两季作物成熟时,迁至田间活动。黄胸鼠具有杂食性,但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生。黄胸鼠主要栖息在房屋内,临近村舍的田野中偶有发现。该鼠喜攀登,多隐匿于屋顶,常在屋顶、天花板、椽瓦间隙、门框上端营巢而居。
小家鼠为鼠科中的小型鼠,体长60~90毫米,体重7~20克,尾与体长相当或略短于体长。头较小,吻短,耳圆形,明显地露出毛被外。上门齿后缘有一极显著的月形缺刻,为其主要特征。毛色随季节与栖息环境而异。体背呈现棕灰色、灰褐色或暗褐色,毛基部黑色。腹面毛白色、灰白色或灰黄色。尾两色,背面为黑褐色,腹面为沙黄色。四足的背面呈暗色或污白色。最喜食各种粮食和油料种子,初春也啃食麦苗、树皮、蔬菜等,在苹果贮藏库,昼伏夜出,到处乱窜,对塑料袋小包装、纸箱等破坏性较大。昼夜活动,但以夜间活动为主,尤其在晨昏活动最频繁,形成两个明显的活动高峰。
鼠类的危害
一、鼠类能够传播疾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
二、造成农作物生长期的破坏,导致农业损失。全世界由于鼠类危害导致贮粮损失5%;
三、鼠类在堤坝上挖掘洞穴破坏水利设施,甚至可导致决堤;
四、鼠类门牙1年长13厘米,为了磨牙鼠类咬啮衣物、门窗、电缆等,咬坏绝缘材料或钻入变压器,引起短路。有一个说法,城市不明原因火灾1/4由鼠类造成的。
防制措施
一、要做好彻底的清洁,首先要收拾好杂物。该清理的清理,该密封的密封。彻底清洁房屋缝隙和死角,清理一切有食物残渣的地方。
二、因为老鼠不挑食,除了收好食物,垃圾也要及时清理,一定要保证垃圾不能过夜。*用有盖的垃圾桶,避免老鼠翻垃圾堆觅食。要勤倒垃圾。
三、再者可以用木板夹、铁板夹、弓形夹、捕鼠笼和粘鼠板等捕鼠器具。
四、找专业人员现场查看,制定灭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