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类科普——黑腹绒鼠
鼠类科普——黑腹绒鼠
黑线绒鼠
黑线绒鼠简介
学名: Eothenomys melanogaster
别名: 黑线绒鼠、绒鼠,俗称猫儿老壳耗子、地滚子
分布:我国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甘肃、陕西、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台湾等省、自治区。国外见于印度阿萨姆、缅甸北部和中南半岛。
形态特征:
1)黑腹绒鼠体较粗壮,尾较短,仅及体长的1/3左右
2)毛色:体背棕褐色,毛基黑灰,毛尖赭褐色
3)背毛中杂有全黑色毛,口鼻部黑棕色
4)腹毛暗灰色,但中央部分毛色稍黄;足背黑棕色
5)尾上面毛色同背,下面同腹色
6)颅骨平直,眶间较宽,颧骨略外突;眶后嵴、人字嵴及矢状嵴均不明显;腭骨后缘无骨质桥
7)*臼齿外侧3个、内侧4个突出角,第二上臼齿有2对称相连的三角形齿环
生活习性:
黑腹绒鼠选择的生境是土壤肥沃而疏松,腐殖质厚,乔术郁闭度在0.7以下,灌丛盖度低于50%,雨量充沛,林下较潮湿,以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不但盖度在90%以上,而且在地表有较厚的枯草层的生境。黑腹绒鼠以夜间活动为主,白天也时常外出。它身体小、挖掘能力弱,在腐殖质下活动有利于逃避天敌;取食活动主要在夜间进行,没有贮粮习性,不冬眠;在冬天仍在进行摄食,腐殖层为其提供了良好的保温作用。
栖息环境:
黑腹绒鼠多栖息于海拔800米以上的中高山的森林及林缘等地,尤其选择阴坡林下灌木丛生的林带或灌丛作为栖息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