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书虫”——衣鱼
真正的“书虫”——衣鱼
我们通常把沉迷书海,遨游古籍以至于废寝忘食的人称为【书虫】。
但你知道真正的“书虫”,长什么样吗?小小的身体,大大的脑袋,没有翅膀,尾部却有三根樱状尾须。人一靠近,他就喜欢往缝隙里钻······
如果你在家里见过这样的虫子,那么恭喜你,你的书和衣服要遭殃了。
这种虫子有着一个略带诗意的学名——衣鱼
它全身细长,从肚子开始慢慢收窄,身形和鱼儿颇有几分相似之处,而且成虫外表泛着银灰色的金属光泽,犹如鱼的鳞片,身体前后还有很长的触角,行动起来像鱼一样摆尾,所以名字里才有“鱼”。
你或许从未注意过它的村子,但它可能是你家最常见的小住户之一。
当然,这也不能怪我们粗心,毕竟他实在是太小了!即便是身体完全发育成熟,衣鱼的体长也不过10~13毫米,而且衣鱼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白天多隐于房屋缝隙中,晚上才会出来活动。
不过,你可别瞧不起这小小的衣鱼,它可是拥有着高贵的“活化石”身份。要知道恐龙最早出现于斤2.3亿年前,大部分在6500万年前灭绝,而衣鱼已经在地球上延续近3亿年!亲自见证了恐龙又出现到灭绝的全过程。
除了活化石,衣鱼还有另一个身份——“真·书虫”
书中是否有黄金屋颜如玉不好说,但自书籍出现以来就少不了衣鱼的踪影。
在衣鱼的眼中,书籍=纤维素做的纸+淀粉做的浆糊,是爱吃淀粉和胶质的它的*,而且书籍里遍布狭小的缝隙,藏在里面的生活不要太自在~
而且衣鱼的体内含有氢元素,吃下的书页与氢产生化学反应,便能产生水,可谓是真正的“嗜书如命”了!
作为蛀虫的一种,区区书籍怎能满足它的大胃口呢?
毛发、泥土、昆虫尸体、棉花、亚麻布、丝、亚麻纤维······绝大部分有机物它都照吃不误!
所以,当你以为家里没书就不会有衣鱼的时候,它可能正捧着你的衣服大快朵颐~
它们不仅不挑食,传宗接代起来也很续命,衣鱼每次产卵6~10粒,卵经35~40天孵化,并且幼虫刚出生就直接独立觅食不啃老。成虫后更是顽强,在没有食物的条件下可存活300~319天。
如此顽强的衣鱼,还十分精通躲藏,因此日常的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
1、清理腐烂潮湿的物品和翻扫不经常裸露的表面从而减少衣鱼的产卵栖息场所。
2、屋里多通风,保持干燥,把喜湿怕见光的衣鱼拒之门外。
3、检查方物、地砖的裂缝开裂,并及时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