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的灭虫时机
春季——*的灭虫时机
害虫的防治,是一个长期和持续的过程,相信对IPM有所了解的人都非常认可这一观点。那么有没有一个相对*的机会灭虫呢? 当然是有的,春季就是*的灭虫时机。
老 鼠
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天,气温的影响对老鼠的繁殖不利,进入繁殖低谷。但是到了春季以后,无论是1年只繁殖1次还是多次的鼠类,其繁殖高峰均在春末夏初。此时,气候转暖,植物萌芽,仔鼠出生和成长时,温度与食物条件良好。
在哺乳动物中,鼠类的繁殖力最强。它们性成熟快(小家鼠性成熟仅需45~60天,褐家鼠 60~90天),怀孕期短(小家鼠20天,褐家鼠21天),产仔数多(平均胎仔数6~10只)。
蚊 子
一旦气温高于10℃,越冬蚊就会苏醒,高于18℃,蚊子就将快速就位进入到疯狂吸血的模式。在我国寒冷的东北地区,蚊子约在4~5月“复活”,华北&西北约在3月复苏,华东&华中大概在2月就开始零星的有蚊子活动了。
一只雌蚊一生能够产下1000~3000颗蚊卵,也就是说越冬的一只蚊子或者是现在发现的零星的蚊子,不久的夏天它将带着千军万马而来……
由此可见,早期的防治,尤其是在其繁殖高峰来临前的灭杀,对于缓解夏季高峰非常有意义,也能够减缓夏季的手忙脚乱。
那么怎么用好这个宝贵的窗口期呢?
1)重视外部区域对鼠的诱杀,设置诱饵盒,持续的毒杀外部鼠类;
2)进行必要的喷洒,消灭越冬蚊或者已经苏醒的早春蚊;
3)让虫害专家给你建议,清理老鼠安家的杂物,清除蚊子滋生的积水;
白 蚁
白蚁,俗称“无牙老虎”,其适应环境的能力极强,主要危害房屋建筑、环境绿地等,严重影响城市现代化建设成果和人们正常生活。
成熟白蚁群体在一定季节(主要在春秋两季)出现有翅成虫,有翅成虫待外界条件适宜时,有集体飞离群体的现象,称为“白蚁分飞(分群)现象”。随着气温转暖,每年白蚁纷飞的季节也已到来。每年3-6月,白蚁就会择机纷飞,另建新巢。一旦发现白蚁纷飞,切勿擅自使用杀虫剂喷洒、火烧、水冲等方法进行处理,以免造成白蚁危害进—步扩散。
那么怎么在白蚁总攻前悄无声息的控制呢?
1)有条件的,应该在装修或者建设初期就进行白蚁的预防处理;
2)日常要对白蚁容易危害的区域、木质材料、周边的灌木树木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迹象及时处理;
3)有必要长期防治,检查、诱杀、处理,避免头疼医头。
春杀一虫,胜过夏杀一千。春季,应该是全年中*的灭虫机会了,一定要把握住,事先预防,忙时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