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多面”的蟑螂,解锁其“强大”技能
认识“多面”的蟑螂,解锁其“强大”技能
蜚蠊俗称蟑螂,是一类很有意思的生物,绝大部分品种只能在野外山涧树林或昆虫博物馆中见到,而其中只有大约数十种会入侵人类家居,给人类生活带来侵扰,成为研究和控制的医学昆虫对象,本期冬日课堂的主角就是“千面”蟑螂。
蟑螂生态习性
栖息习性
蜚蠊喜温暖、潮湿、食物丰富和多缝隙的场所,这是蜚蠊孳生所需的4个基本条件。凡是有人生活和居住的建筑物内,一般都能为蜚蠊提供这些条件。
食性
蜚蠊是典型的杂食性昆虫,食物种类非常广泛,包括面包、糕点、荤素食品、瓜果以及饮料等,尤其喜食香、甜、油的面制食品,蜚蠊有嗜食油脂的习性。
负趋光性
蠊喜暗怕光,喜欢栖息在柜子后、角落处,当光线突然增强时,蜚蠊会四散躲藏。
昼夜节律
蜚蠊昼伏夜出,有明显的昼夜活动规律,例如,德国小蠊从19时开始活动,21~22时为活动高峰期,在次晨2时出现小高峰,5时消失。
解锁蟑螂‘’技能‘’
蟑螂“逃跑”速度
蟑螂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大概是每秒钟行走其体长的50倍。就按照普通常见的2-3cm左右身长的蟑螂来算的话,大概每秒钟就能行走1-1.5m,跟人走路的速度差不多。
不可思议“转向”
不可思议“转向”
高速运动的情况下,蟑螂故意用头“撞墙”,有点不可思议,不是“自残”,为了防止转向时减速,可以在75毫秒内改变方向,尤其是遇到垂直90度的拐弯时。
“缝隙”生存
蜚蠊体扁,可以躲进很窄小的缝隙中,往往可以“*”。例如,德国小蠊的成虫和若虫可躲进仅1.6mm的缝隙,怀卵的雌虫也可在宽4.5mm的缝隙中栖息
“大力士”抗压
研究结果显示,蟑螂的骨骼是能够自由形变的,可被压缩40%左右,不仅如此还能抵抗住高于自身体重800倍的压力。
“草上飞”
房檐,墙壁,稻草,树棍......没有它过不去的坎,跨越不过去的沟。
即使瘸了一条腿,也行动自如。甚至缺了两条腿,三条腿,四条腿,都完全不影响它的行动能力。
蟑螂这一身的“技能”,跟它身体的特殊结构是分不开的。它有非凡的外骨骼,而这些外骨骼都是由柔性关节(管状或板状的)组成的。通过对蟑螂的解剖,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些结构。这种身体结构,即保证了坚硬的外骨骼起到支撑保护,又增加了身体的弹性,起到了缓冲的作用。